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Grasshopper教學1 - Rotating Tower - 旋轉塔 (觀念解說)

這是第一篇進行Grasshopper教學的文章, 主要針對螺旋幾何形體的產生概念進行說明

 
       Rotating Tower 的原理相當單純,設計者只需決定tower某一層平面形狀,接著,透過移動以及旋轉的方式在固定的軸線上進行操作,就能以漸變的型態,將相同形狀的樓層錯位疊合,產生出具有韻律感的造型 。這樣的原理在建築領域上已有實際落實的案例,如位於瑞典的旋轉大樓(Santiago Calatrava設計)
       首先,我們要先定義出rotating tower 樓層形狀,形狀可以是任何的2D平面封閉曲線(此處以半徑為1000八角型為例操作)
        接著,我們要決定tower幾層樓疊合而成 ,以及每層樓間的樓高為多少,這兩個數字跟tower本身的比例息息相關,一般來說,樓層數越高,樓層高差越小,則越能精細的反映出Rotating Tower韻律變化 (以原本2D封閉曲線中心為軸心,複製9層相同的平面往上堆疊,每層樓之間的高度間距為1000)
       在樓層數以及樓層高度均決定好後,我們要進行rotating tower中最重要的操作 - 旋轉, 假如第一層平面保持不動,第二層平面相對於第一層平面旋轉五十度,第三層平面相對於第二層再旋轉五十度,第四層平面相對於第三層又再旋轉五十度依此類推,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樓層外框線,每一層樓的平面都依據軸心線進行了特定的角度旋轉,相對於原本的垂直tower,此時的新框線已經可以約略看出一些韻律感(此範例每一層樓旋轉角度差為140)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旋轉樓板的框線出來後,我們只需要將兩兩相臨的框線以皮層連接,一樓接著一樓的進行串聯,就可以由左下角本來只有框線骨架的狀態,轉變為右下角簡易形式的rotating tower


        相同的邏輯底下,倘若我們改變原本的轉軸朝向,將其傾斜一個角度去做旋轉,則可以產生如下圖的雙重rotating tower,每一層樓版平面在自轉的同時,又依據轉軸位置進行公轉的旋轉動作。


        或者,我們也可以調整每一層樓平面本身的大小,讓樓板旋轉之餘,又因為樓板半徑本身的大小變化,產生出更為有機的造型。

        底下是簡單的螺旋塔定義元件,提供大家改變旋轉的角度製作不同程度的螺旋塔
提供有興趣的人下載玩玩~ 

















點我下載Rotating Tower範例檔~



如果對內容有任何需求或疑問,歡迎隨時來信與我聯繫~
王先生  gh7386@gmail.com
本人長期進行grasshopper教學服務, 如有教學需求請來電0910782918




連結:   <教學簡介頁面>



謝謝您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